知識百科
倉庫最佳合理化搬運規則!
一、搬運合理化規則
指搬運系統分析、設計、控制與管理中所應遵循的原則,是評價一個搬運系統方案或過程優劣的基準,建立在使搬運系統低成本、高效率、高效益運作的基礎上。
1、最小距離。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力求使商品流動距離最短,以減少搬運量。
2、量大優先。盡量使彼此間貨物流量大的設施布局近一些,反之則可以布置得稍遠些。
3、避免迂回和倒流。這兩種現象會嚴重影響搬運系統的效率和效益,必須消除或減少到最低程度。
4、標準化。使用標準托盤,提高搬運效率和機械化水平。
5、簡化作業。搬運盡量簡化,環節盡量減少。
6、利用重力。利用高度差使用重力方式,采用滑道等方法進行搬運是最經濟的手段,且方便有效、節約能源。但是,一定要注意控制,防止造成產品磕碰和人員傷害。
7、提高活性系數。這個指標反映商品搬運難易程度,在允許的情況下應盡量提高。當然,首先要考慮成本。活性系數指從物的靜止狀態轉變為裝卸搬運狀態的難易程度。如果很容易轉變為下一步的裝卸搬運而不需過多準備工作,則活性就高;反之則活性低。例如:零散放在地面活性指數是0;放入箱內指數是1;裝碼到托盤指數是2;裝載到臺車上指數是3;碼放到傳送帶上指數是4。
8、提高搬運機械化水平。根據吞吐量、搬運距離和資金條件,合理配備搬運設備。
9、人體工程。搬運時應一步到位,避免二次搬運、裝卸。同時,搬運設備、裝卸設備等的安全設計和布置應滿足人體工程學要求,在各個操作環節上使操作者最省力、最安全。
10、信息化。不斷完善WMS系統,減少手寫、手工錄入等機械勞動,提高倉庫管理的自動化水平。
11、系統化。設計搬運系統時不但要重視單一環節的合理化,也要考慮整個系統的合理化。依照效益背反原則,不能只顧某一個方面。
二、搬運合理化途徑
1、科學選址,確定適用的倉庫。比如倉庫內立柱不能太多、倉庫前面有大的貨場、盡量不選高層建筑等。
2、合理配置各種設施,減少迂回、交叉及無效的往復搬運,且注意系統配套性。
3、機械化或自動化水平,要根據投資規模確定。
4、集裝單元化和機械配置需要密切相關,同時對于集裝單元,要使用合適的運輸設備(比如,不能用面包車裝運整托盤商品)。
5、整體搬運系統要具有柔性,各項設施在產品的品種、批量發生變化后,能在最小投入下適用新的要求。
6、現有倉庫改造不能搞“大躍進式”的提高,應該通過小步驟、持續不斷地改造和革新方式,取得連續的效益積累。
7、合理設置配送中心,減少運輸距離(核心是運費誰付,要根據費用情況綜合考慮)。
8、減少運輸次數(并車配送),提高滿載率。
http://www.f1250.cn/baike/3284.html 倉庫最佳合理化搬運規則!